中国百科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以及论文查重服务,包括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MBA论文、职称论文、学位论文、论文格式、论文范文、论文提纲等!

首页>论文范文大全 / 正文

建筑论文-风景园林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范文

论文范文 2022-08-17 16:29:20 论文范文大全 294 ℃

摘   要:风景园林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风景园林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我国城乡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结合长江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改革经验,研究了风景园林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总结了专业创新性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从课程优化、能力提升、社会价值三个导向提出了风景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策略,以期为风景园林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为培养理论扎实、技能突出、勇于创新的高质量专业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进程,风景园林事业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这对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T”型人才培养体系下,深入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1],有效培养专业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的风景园林创新型人才,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1.1学科体系不够完善

       风景园林专业涉及多领域学科的交叉,其知识主体主要由艺术、规划设计、工程、植物、文化5大部分及其分支学科构成[2]。当前,专业教学多侧重于各学科的独立性,而忽视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及相关衍生学科,没有有效发挥综合高校的学科优势,学院、学科交流欠缺,专业课程与跨学科公选课融合度不高,难以形成完整的学科教学体系。且由于学科领域的扩展与丰富,使得教学内容越来越复杂多变,加上专业教师资源的紧缺和教师知识储备的相对局限性,使得教学任务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完成面临极大挑战,学生往往不能全面提升专业素养,存在专业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受限制、专业视野不开阔等问题。

1.2实践教学不够丰富

       教学模式多为传统的多媒体理论教学,以讲授为主,教师更为偏向抽象的理论解释,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技术手段的提高较为忽视,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导致学生机械记忆理论知识,不能将书本中的理论灵活应用于实践之中,或是由于兴趣和积极性的缺乏,对实践任务敷衍了事,从而不利于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专业能力的提升。由于基础理论内容庞大,教学周期相对较长,使得实践教学较为滞后,不利于与理论知识有效结合,且不同课程及不同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未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导致授课方式、作业要求、结课标准等差异较大,不利于学生的系统授课。

1.3社会定位不够精准

       在风景园林专业社会定位、社会价值等方面对学生的引导与鼓励较少,导致学生对风景园林行业知之甚少,对将来可以从事的工作岗位不够了解,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学习目的不够明晰,学习热情不够高涨,培养综合能力、提高专业素养的意识薄弱,学习态度偏向“功利主义”,存在为了考试或通过课程而学习的应付现象,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走出课堂,到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国家学习体会不同园林景观特色的机会较少,走进城市和乡村观察并了解不同人群对景观不同需求的机会也较少,使得学生往往处于“空中楼阁”状态,不能切实了解社会对风景园林的真实期望和需求,导致规划设计时常产生不切实际、凭空想象的情况。

2风景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

2.1完善专业体系,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将风景园林专业与城乡规划、建筑学、生态学、园艺学、地理学、材料学、社会学、美术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专业知识相结合,构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讨论为主、讲述为辅”的新型教学模式,发挥学校及社会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联合教学,加强跨学科学术交流,促进学科融合,提高学生融会贯通多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充分掌握行业动向和专业发展趋势,及时补充更新相关学科前沿理论,建立更加完善的风景园林专业知识体系。

2.2提升专业能力,形成动手实操惯性

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营造,推进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实地教学、实际项目营造教学、专业素质拓展教学等,培养学生现场调研、数据分析、图文表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材料选择、植物应用、沟通协调、环境适应、团队合作等专业能力,鼓励学生动手练习,积极参与实际项目,形成一种敢于实践、乐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的良好氛围,达到“知行合一”的实践教学效果。

2.3树立专业理想,激发社会服务热情

       关注国家政策和学科动向,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与人文素质,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身心素质的高级专业人才。结合行业发展前沿领域,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专业理想和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热情进取的社会服务态度。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和终身学习精神,提高对专业的热爱和专注力,从而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实现人生价值。

3风景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策略

3.1课程优化导向

       3.1.1把握不同教学阶段的任务特点。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教学任务大致分为以下4个阶段:认知阶段、理解阶段、应用阶段、综合阶段[3]。认知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风景园林学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知识,掌握风景园林制图的基本知识和绘画技能;理解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理解风景园林空间特征、营造原理、艺术形式等,培养空间想象和组织能力;应用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技能和设计方法,针对不同环境类型提出规划设计方案,熟悉风景园林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掌握现场调研、数据分析与图文表达的方法;综合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国际视野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及不断学习和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见表1)。3.1.2开展全校跨学科交流与建设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优秀资源,积极调动各方力量,校企之间、学校之间、院系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积极合作交流。开设全校公选课,充分利用慕课平台,引导学生培养对风景园林相关专业的爱好和探索;通过学习通、雨课堂等软件,建立完善的线上教学系统和学习交流平台,将教学视频、课件资料等挂在网络上进行共享,使学生可在多种客户端进行学习,并即时交流心得、互评作品等;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景观设计师等进行学术交流、实践指导,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的能力;鼓励不同院系学生组队进行项目训练,各院老师联合统一指导,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沟通学习能力;开展跨学科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举办跨学科学术沙龙等,提高学生的学术创造力和创新力,促进跨学科交流融合,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跨学科交流的创新性发展。

3.2能力提升导向

       3.2.1制定合理的能力培养模式。风景园林是一个学科交叉性强的专业,理论与实践并重,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提升规律,制定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由学习到创新的能力培养模式,结合不同教学阶段的任务特点,形成“知行合一”的学生能力提升目标。例如通过风景园林Studio等方式将课程与实践项目相结合,开展分组研讨和合作设计,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的实施中去,了解实际项目从场地调研到构思设计再到建设施工的全过程,培养与不同专业人士沟通协调的能力,积累成为专业设计师的基本素质,将项目成为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载体;开展校企合作,共同举办学科竞赛、项目实训等,同时面向高校和企业,促进风景园林教育与行业接轨,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及社会协作能力;鼓励学生提交不限定设计风格的多样性成果[4],在学习优秀设计案例的同时,产生创新性思考,形成自身设计个性。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见图1)。3.2.2实践教学分阶段实施。实践教学的设置应该与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教学任务的阶段安排相匹配,大致分为3个环节:认知理解环节、综合应用环节、探索创新环节[5]。认知理解环节主要包括美术与风景园林认知实习、园林植物认知实习、风景园林测量实习及相关课程实习等,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促进学生对课程进一步的理解和实操领悟;综合应用环节主要包括风景园林综合实习、风景园林专题调研、风景园林师业务实践等,侧重于对综合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巩固和能力的综合提升;探索创新环节主要包括专业竞赛、风景园林Studio、毕业设计等,侧重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达到任务要求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思维,开阔国际视野(见表2)。

3.3社会价值导向

       3.3.1树立专业自信。风景园林专业自信的树立首先是专业兴趣的培养,可以通过专业文化节和社团活动等,展示优秀学生作品、举办景观手绘或模型制作大赛、DIY景观手绘明信片等,或是借助网络新媒体平台,发布学生的设计作品、景观情景剧、专业科普短视频等,激发学生对专业探究、钻研的热情;其次是专业视野的开阔,引导学生多了解国内外优秀作品,多进行实地参观调研,发现风景园林专业的更多可能性,探索景观要素的“新玩法”,感悟景观对人类社会产生的不可或缺的影响,从而促进专业责任感和自豪感的形成;第三是专业创造力的培养,真正的专业自信不会一味模仿前人或国外成果,而是鼓励学生勇于推陈出新,敢于寻求新的答案,在专业问题上探索原创的解决方法,并且不断突破自己,拒绝将就,打破平庸。3.3.2培养专业素质。风景园林专业素质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基本顺序是专业价值观的建立→专业责任感的形成→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专业理想的树立[3]。西根大学前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说本科生教育是使学生认识并坚信一生都在不断学习[6]。可以通过名家大师讲座、优秀校友报告、教师鼓励引导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和专业责任感,形成认真踏实、吃苦耐劳、求知若渴、拼博创新的职业操守,成为具有专业素养和专业情怀的高质量人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这是适应社会进步和学科发展的有效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攻克专业领域的新问题,从而得到更好的专业素养进步空间。

4结语

       风景园林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教学、实践能力、价值追求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理想,为风景园林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社会提供优秀的专业人才提供有效的保障。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举报文章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