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科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以及论文查重服务,包括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MBA论文、职称论文、学位论文、论文格式、论文范文、论文提纲等!

首页>论文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学论文-职业院校外语教育资源共享研究范文

论文范文 2022-06-07 12:30:14 论文范文大全 272 ℃

摘  要: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框架下,职业院校外语教育资源共享是实现高职院校间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三地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京津冀职业院校外语教育资源共享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京津冀职业院校外语资源共享的策略,并提出了实现三地外语教育资源共享必须有更精准的政策支持、更开放的共享理念和更优化的共享方式等具体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京津冀;职业院校;外语;教育资源共享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量,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已经从顶层设计落实到实践层面[1],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不断推进,向着专业协同育人、精准教育帮扶的方向发展[2]。外语作为职业院校开设最广泛的公共基础课,是确保人才培养向高端化、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课程。外语教育资源共享,是实现三地职业院校外语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措施。2020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节点之年[3],盘点京津冀职业院校外语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和遇到的问题,分析可能的解决办法,为加快区域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提供思路。

一、京津冀职业外语教育资源共享现状与问题

       外语教育资源共享,指的是在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外语课程资源、外语教师资源和物质资源在校际间共同使用和合理配置[4]。经过七年的发展(2014—2021),京津冀的外语教育资源共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投入不均等,三地职业院校的外语学科发展还存在很大差距,外语资源共享在整个教育资源共享体系中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

(一)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政策框架已经搭建

       2014—2020年,中央和京津冀三地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重要政策文件(通知或讲话)16份,逐步明确了三地协同发展的宏观方向、目标、思路和重点[5]。从出台相关文件的主体来看,有中共中央国务院、三地人民政府和三地地方教委,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接力棒一级一级传递。从政策规范的内容来看,有顶层设计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有阶段性计划的《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和《首都教育现在化2035》,还有落实教育协同发展的实施办法和实施方案。宏观性、框架性的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政策已经搭建,且正在试点向纵深化和精细化发展。职业院校外语教育可以借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铺路搭桥,规划教育资源共享的蓝图。

(二)京津冀校际间教育资源共享已经初步实现

       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规划框架下,经过三地政府部门主导、教育主体积极参与,三地在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方面已初显成效。师资共享:京冀、津冀职业院校间开展学生联合培养、短期交流访学、教师跟岗学习等不同形式的师资共享。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北京某些高职院校将专业教学资源库和数字教学资源免费向河北省对口职业院校开放。教学物质共享:北京市职业院校物流专业共享型实训基地面向京津冀地区开设同类专业的职业院校免费开放[6]。但是,京津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更多地集中在专业教学领域,外语教育资源共享还未展开。作为职业院校覆盖面广泛的外语课程,也要在京津冀教育资源共享中找到自己的发力点,为三地教育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三)京津冀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仍然存在

       京津冀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经过七年的协同发展建设,目前三地在教育投入、师资水平、课程建设、教育设施方面,仍存在巨大差距。在2018年启动的中国特色高水平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中,北京和天津各有三所院校进入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河北有两所。就各自所拥有的职业院校数量来说,京、津两地进入高水平学校建设计划的职业院校占比为12%,而河北省只有3%。列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的专业,京津冀三地差距不大,分别为4个、4个和9个,相较于当地的院校来说,京津冀高职院校占比分别为16%、15.4%和14%。外语学科虽不是重点建设学科,但在“双高校”建设这个大平台上,必然会得到比普通职业院校更多的资源投入、得到更快的发展。京津冀高职院校外语教师与学生的师生比,可以计算出三地外语教师的配置情况。据不完全统计,京津冀三地高职院校外语教师的师生比河北省最低,其次是天津市,北京市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师师生比最大。说明北京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师数量相对富裕,而河北省外语教师缺口最大。

(四)大量可共享的外语教育资源未充分利用

       北京的职业院校外语教学资源比较充足,师生比相对天津和河北较低,教师有相对较轻的教学任务。且北京的外语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培训、观摩教学比赛,可以更好地提升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天津的职业院校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其外语教育也与专业紧密结合,在国内的职业教育改革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7]。优质的师资是北京、天津职业院校宝贵的教育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带动、提升河北省职业院校的外语教师的师资水平。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促使线上教育飞速发展。各高职院校建成的在线课程数量丰富。仅就北京某“双高校”建设单位为例,已建成英语必修课程12门、选修课程多门。但这些课程一般仅供本校学生学习使用,没有供外部接入的端口。课程资源利用率不高,造成数字化课程资源的闲置。

二、京津冀职业外语教育资源共享的策略

(一)三地协同,推动共享政策落地

       目前出台的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内容多集中在指明宏观方向和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思路和规划协作试点单位上,总体来说比较宏观,需要更加细化的、操作性强的政策。目前的交流与合作多停留在自发和无序状态,缺乏长效机制的保障[8]。京津冀三地共享课程教育资源,是以免费形式定向开放。但根据美国教育资源共享实践,成功的资源共享必须具有明确的共享管理部门和规范的共享管理策略[9]。实现课程共享后,学生跨校选课的学分认定,也需要教育监管部门发布明确的学分认定办法。同样,在师资互聘过程中,也需要有相应的政策,保证流动师资的待遇与权利不受影响。

(二)以点带面,普及共享教育理念

       京津冀教育资源共享的普及和推广,需要在地域和理念两方面发力。目前,从地域上看,京津冀教育资源共享组要表现为京冀、津冀的双向流动。只有将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实现教育资源的多向流动,才能最终实现《首都教育现在化2035》预期的三地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目标。另外,与北京和天津已经实现部分教育资源共享的河北省院校,主要集中在河北省的北三县、雄安新区等地,资源共享并没有在河北省全域内广泛展开。从共享理念来看,京津冀教育资源共享的理念并未被所有职业院校熟知和认同。在京津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中,只有部分院校参与其中。教育资源共享的内容也未全部实现,仅在某些方面开展较好,实现了部分师资共享[10]。但是,教育资源共享的部分理念还需要更加广泛地宣传和推广,如师资互派、学分互认等阻碍教育资源共享的节点还未打通,广泛的共享理念还没有得到每个院校的认可。

(三)消除极化,实现人才多向流动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北京和天津以其占绝对优势的政治经济地位,拥有大批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一优势也在职业教育领域凸显。优质教育资源集中成为吸引高质量人才流入的强大动力。2018年,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增长的圈层分布是向中心城市(北京)集聚,流入人口49%集中在北京,河北迁入北京最多,占比达43.96%,极化效应显著[11]。人才流动极化效应明显,北京对人才的虹吸效应更加突出。河北省的人才向北京和天津流动,北京和天津的人才很少出现向河北省流动。为京津冀外语师资资源的多向流动产生阻碍。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中,需要逐步调整政策,加大师资流动在聘任、考核中的作用,采用换岗交流、短期支教的形式,激励北京和天津的外语教师向河北职业院校流动,打破人才流动的极化现象。

(四)勇担使命,促进职教外语新发展

       在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外语课程担负着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竞争力的重任。《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未来要“使北京成为全球主要留学中心和世界杰出青年向往的留学目的地,为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重要支撑”[12]。要实现这个目标,外语课程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部分产业向外转移的背景下,北京的外语教育资源非常需要发挥全国职业外语教育的引领作用,与天津外语教育资源进行强强联合,与河北省的职业院校形成专业协作,共同为京津冀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三、京津冀职业外语教育资源共享的路径

(一)健全共享制度,精准施策,保障共享机制长效发展

       针对目前京津冀教育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制定更加精细的政策,有的放矢地对资源共享进行规范。师资共享中如何加强三地间师资的流动,尤其是北京天津的教师向河北省流动,可以参照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轮岗的做法,以挂职、交流、引进、互派或兼职的方式,将教师流动纳入选拔培养业务骨干或职务晋升的条件,加强考核激励,推动教师资源实现共享[13]。需要健全法律法规,保护共享资源单位的知识产权。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大区域教育观,在现有区域内可以跨校选课和学分互认的基础上,实现京津冀全域内课程和学分互通互认,为实现外语课程资源共享解除后顾之忧。

(二)对接共享需求,协作下沉,整合教育资源协同发展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由最初的院校之间的合作,开始转向以行业为基础的职业教育集团(联盟)间的交流与共享[14]。这种行业间的交流与共享,体现教育协作主体的下沉,由行政管理层面、院校层面下沉到职业教育的行业层面。这种教育协作的下沉,可以使资源输出和资源需求在教育资源共享中更加精准地对接,使三地职业院校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加优化地整合教育资源。外语作为职业院校公共必修课,外语教师在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将各院校的外语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力量,必将在京津冀教育资源共享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发挥优势互补,形式多样,融合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针对教育资源共享的内容不同,外语教育资源共享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集中外语师资力量,结合各校的专业特色,共建外语精品课、外语教学资源库。外语课程资源共享,可以开放各院校已建好的线上课程。将课程放到开放教育平台(如MOOC平台),或者开放校外访问的端口,就可以盘活课程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应用价值。在师资流动还未完全实现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各院校间建立线上备研室、网络公开课,方便地实现院校向优质师资的学习和观摩。通过共享外语教育资源,促使三地外语职业教育融合,达到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总目标。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举报文章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