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科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以及论文查重服务,包括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MBA论文、职称论文、学位论文、论文格式、论文范文、论文提纲等!

首页>论文范文大全 / 正文

设计论文-数字化下博物馆展示设计探究范文

论文范文 2022-08-09 15:44:07 论文范文大全 259 ℃

摘   要:我国漫长的历史造就了灿烂多元的文化环境,无数先辈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众多珍贵的物品和思想主张。博物馆是向人们展示文化的重要窗口,亦是重要的精神纽带,并在信息技术的依托下不断向数字化转型。文章阐述了数字化背景下博物馆展示设计应当遵循的宗旨,从文物保护、文化传承以及教育方面分析博物馆展示设计数字化转型的时代价值,以孔子博物馆展示设计为例展开讨论,分析如何进一步拓宽设计路径,让数字化博物馆时代充分发挥其功能性。

关键词:数字化;孔子博物馆;展示设计


0引言

       博物馆的功能在于让观众快速了解历史发展脉络和历史人物一生的经历与成就,能够形成收藏、研究、展示一体化服务,是历史的重要见证。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精神需求,博物馆是人们收获精神满足感的重要场所。在数字化时代,我国博物馆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展示模式,优化展示设计,贯彻和落实文物保护与文化弘扬工作,博物馆展示的不仅是一件件藏品,更是对历史、先人以及传统文化的态度。鉴于此,博物馆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在展示设计方面加强数字化管理,优化平台,为人们提供高效、高质服务。

1数字化背景下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宗旨

1.1融入时代风格提升体验感

       在数字化背景下,博物馆发展逐渐面向新时代,整合单一的传播途径,并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藏品展示模式,实现文字、动态化视频以及音频的综合输出,进一步提升博物馆展品的传播性。数字化技术在极大程度上增强了人们的感官刺激,在优化展示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从触觉、视觉、听觉以及思维等多个角度进行强化,并运用VR、3D全景环绕、AR等技术做好细节部分的精修与处理,同时突破时空限制给人全新的沉浸式体验感。

1.2注重以人为本

       数字化展示形式是新时期博物馆创新与发展的新方向,但新事物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问题,需要立足于从受众群体的角度加以完善,深度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转变以往落后的思想认知,提升群众满意度。在设计展示方案时需要关注群体差异,实现个性化服务,如:面对一些国外来访者,需要将导览系统切换至对应的语言;面对青少年可以提升互动性引导其深度思考;面对老年人或特殊群体,则需要配备语音、手语等功能,尽可能实现综合性服务,满足其文化需求,深度落实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2博物馆展示设计数字化转型的时代价值

2.1传承传统文化

       文物是历史的重要见证,尤其在文化传承与研究交流方面。目前,我国针对博物馆建设采取“文化技术创新计划”,明确提出新时期有关文物展示方面的研究,主张文化部门加强与科技部门的联系,实现多措并举,让文物更具活力。在数字化设计方面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的计划,重点关注博物馆展示的多样性,提升文化影响力。博物馆建设肩负着确保文物安全、历史信息完整的重要职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为文物的传承与长效发展提供保障,避免造成文物损坏。针对数字化背景下文物展示设计方面的研究,主张结合特定博物馆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2.2远程教育,陈列数字化展品

       落实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的最大优势在于平台的包容性,能够突破原本的空间限制,以线上存储和展示的方式避免造成空间浪费,同时能够降低时间成本,实现高效交流与展示。现如今,我国在教育方面越来越重视文化素养的培养,博物馆文物数字化展示为教育提供良好的契机,能够应用信息技术,将藏品的形态、详细数据、文化价值以及背后的历史故事灵活地展现出来。除了远程教育,人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搜索藏品信息,实现综合学习。

3数字化博物馆展示设计研究

3.1展品管理数字化建设,加强导览设计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不仅在于展览的信息化风格,更在于传播文化,提升展览的艺术特色。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将数字化展示平台分为两种,其一是具有实体配合的展示模式,其二是专门用于数字化展示的线上博物馆。无论实施哪种模式,最关键的部分均在于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在展览设计阶段,需要不断优化数据共享平台,提升信息存储的准确性,做好库存与文化分类。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满足功能分类,设置多个模块,保障展示信息的完整性,如: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其中收录各类藏品的原名、质量、数量等基础信息;成长信息管理模块,其中收录一些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信息,包括藏品的存储位置、修复,或一些思想主张的研究与更新。展品管理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导览设计。以孔子博物馆为例,以往的导览形式往往以人工导览为主,配合一些平面地图、标识指示牌等,在数字化背景下,展示设计也逐渐突显出信息化、智能化特色,数字化展示导览设计应运而生。在该模式下,观众能够通过扫描二维码来进入导览系统,并获取实景效果图和语言辅助功能,实现自助式语音导览,只要通过一部手机便可实现自由参观,通过实时定位节约时间成本,为观众提供便利。

3.2感官体验设计

       博物馆想要优化展示设计,提升观众的体验感,可以从感官体验方面入手,通过数字化技术打造一种感官替换的环境,让展品展示效果更加真实,给予观众身临其境之感。博物馆从微观意义上来讲是文化的象征,每一次的选题和展示设计对观众的感官都具有深度影响,因此在进行展览设计时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选题、策划、文案等多个部分都需要经过深度分析,精准推敲其文化价值,反思是否真正将其价值展现出来,做到层层把关。博物馆展示的目的不仅在于解读和介绍,更在于向观众传达一段历史经历、分析一段文化内涵,实现沉浸式参观,在展示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现场环境,通过音效、画面等多种信息化技术给予观众全新的体验感。以孔子博物馆基本陈列“大哉孔子”展示设计为例(图1),为了进一步向观众传达孔子的思想,在设计展示效果时融入很多科技手段,观众进入序厅后能够直接看到环形屏幕上的孔子像,整体氛围在灯光和音乐的共同影响下能够进一步提升馆内的文化气息,再通过视频介绍,让观众对孔子的形象有一个基础的认知,在后续参观中,能够根据其人生经历和语录回忆起孔子的立体形象,为深度学习打下基础。以往博物馆展览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一些文字或思想类的信息均以书面形式概括,无法起到调动思绪、触动人心的作用。而这种感官体验设计能够应用数字化技术提升现场的文化氛围,以孔子的文化风格为导向,打造具有浓郁历史气息的环境,刺激观众感官调动其探索欲望,更好地输出博物馆文化。

3.3展示互动设计

       数字化背景下,博物馆展示设计模式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迈进,而最能体现博物馆数字化的部分在于展品陈列的互动性。互动性设计主要强调以人为本,综合分析观众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应用文字、音频、现场场景之间的配合来拉近观众与展品之间的距离,实现互动增进交流,从而引导人们深入思考文化。相比于以往被动接受信息的模式,互动式设计能够提升观众的主动性。以孔子博物馆为例,在文物展示中融合了多点触摸、互动问答等大量具有科技色彩的互动模式,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博物馆内的文化气息和科技风格。在互动展厅中陈列着《孔子圣迹图》,并应用投影技术打造了一个完整的长卷,其中包含孔子的一生经历,将其浓缩于108个故事,展示孔子的形象(图2)。孔子的一生都在求学游历,流传下来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书籍和思想主张,因此博物馆在孔子专项展示设计方面更加突出人物对话功能,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孔子语录”“夫子问答”等能够实现双方对话的互动形式。其中“孔子语录”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在展示过程中以投影的方式将语录显示在屏幕中,并增加触屏功能,观众可以通过点击屏幕中的语句来了解释义。相比于传统纸质的观赏模式,这种融入信息技术的观赏模式能够更加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其深入学习相关知识,还能有效规避文物破坏风险。这种展示方式的优势还在于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观众能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了解,不再局限于被动观赏,给予其更多选择权,更容易接受知识。“夫子对话”互动更具新意,观众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向特定系统发送问题,根据该问题的内容会在屏幕中显现回答,这种互动形式主要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可操作性,能够进一步拉近观众与文化之间的距离,提升参与感,还能调动观众兴趣,实现寓教于乐。

3.4融入AR技术构建多样化服务功能

       现代化博物馆建设十分关注信息技术的投入,在展示中会根据博物馆类型来优化增强现实部分,打造具有时代风格的专属空间。在博物馆的特定展区中会应用AR技术提升科技感,实现广域的、多样化的展示体验。孔子博物馆拥有70多万件藏品,包括宋代古书、明清衣冠服饰以及多种鼎、铜器等,针对部分修复困难不宜展示的藏品可以应用AR技术进行分类整理,将其运用在展示平台中,以图文+虚拟动画的方式突破时空限制,打造三维场景实现全景互动,以娱乐和学习为出发点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在数字化时代,博物馆展示设计将实现新的突破,运用新的思维建模方式为观众提供更具体验感的展览方式。在应用过程中采用增强现实技术,即AR技术,以逆向建模技术进行数据获取、分割以及曲面重构,首先对目标物进行全方位扫描,获取精准的数据信息,再应用ArtesSpaceSpider三维扫描仪来获取纹理细节方面的信息,同时配备彩色相机满足逆向建模项目,最后通过数据模型进行处理,得到光滑的曲面,并对边界处进行编辑、细分、投影等处理,完成建模工序,实现文物还原。

3.5文物平台展示资源数字化建设

       在数字化时代,博物馆展示设计不仅仅停留在馆内建设,还包括线上资源平台的建设,服务群体主要针对一些不方便到访的海外或其他省份的观众,不能亲临线下,想参观和了解馆内文化只能依靠线上来实现。在针对线上平台展示设计方面需要做好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处理,对文物、展厅等进行全景拍摄。以孔子博物馆为例,在其官网上罗列了很多文物并配备完善的信息,如明蓝色暗花纱夹衫,除了平面展示外还添加3D查看功能,明确标注其所处年代为明代,身长127厘米,通袖221厘米,腰宽58.5厘米,下摆92厘米,立领大襟。完成文物数字化处理后需要思考如何设计展示方案,应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藏品管理网站,向外传递可公开性信息。观众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网站中进行虚拟浏览,有效突出3D技术的功能,直观地感受博物馆文物带来的震撼。除了网站外,还可以通过微博、抖音等相关平台进行展示,充分利用博物馆内部建设的科技性实现互动。在制定具有数字化风格的展示设计方案时,可以建立区域数字化博物馆网络,实现点与点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举办实时视频的虚拟展览,以展厅为单位进一步突出展览的主题,即便身处异地,也能感受到细致入微的文物赏析氛围。

3.6虚拟角色体验设计

       博物馆展览是一项高集成活动,其形式不限于阅读、参观、学习,还包括思考、感受、记录体会等多种行为。现阶段,大部分博物馆观赏模式偏于静态化,无法构成展品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很难拥有沉浸式的体验感。在数字化时代,需要利用科技手段优化展示设计,从多个维度进行思考,包括空间、互动、主观能动性等,借助可听、可感、可视的技术从思维表层渗透至内部,使观众身临其境终生难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应用VR技术展开体验式引导。在特定环境中打造“数字现场”,以多个计算机和传感器组成影像,充分展示馆内的艺术作品,观众只需戴上VR仪即可实现角色体验,没有限制地欣赏文物,还原其真实性实现万物互联。孔子博物馆中收录了大量孔子言行的文书,在落实文物数字化展示时可以开展以孔子语录为资料的VR书画展,利用HTVVIVE虚拟头盔的谍影虚拟构建功能,以1∶1的比例还原书画展示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观众在场景中行走,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欣赏内容。为提升观众的体验感,还可以准备笔墨纸砚进行临摹,实现艺术和科技的结合,与场景元素交融。

4博物馆展示设计数字化建设注意事项

       博物馆自身带有着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气息,包含众多历史故事和思想启发,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产生多样化的风格。在新时期背景下,博物馆展示方式应当尽可能还原历史,展现出不同时期风格的差异,实现多元化,避免造成审美疲劳。设计者需要结合观众的感受,确保展示计划能够调动观众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主接受熏陶,因此在初期需要结合主体与展示物,合理设计空间环境,展现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做到以人为本。博物馆展示设计落实数字化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科技手段刺激观众感官,从而激发观众的探索欲望,拉近文化与人的关系,增强互动性。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突出展示主体,虽然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博物馆建设中,但在“互联网+中华文明”计划落实时切忌舍本逐末,要明确拥有文化价值的主体是文物本身,而非科技,信息技术只能用于辅助,打造文化氛围,不能作为主要的导向。另外,过于突出信息技术会让观众产生一定的错觉,仿佛并不是在参观文化博物馆,而是在参观科技展。鉴于此,在进行展览设计时务必要突出文化的价值,寻找科技与文化之间的平衡点,为观众呈现出更好的展示效果。

5结束语

       博物馆是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信息化时代,科技与文化相互融合,为博物馆展示设计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和建设方向。将技术与情感结合,能够为受众带来多元化、互动式的沉浸式体验感,以数字化技术为导向,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的深度与广度,参观者的目的不再是简单的观赏,而是进行深度学习、了解文化,从而自觉地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发扬者。基于此,需要不断加强数字化博物馆展示设计,根据实际情况打造符合博物馆风格的环境,加强管理,确保充分发挥其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旦增欧珠.物联网技术在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1(20):62-63.

[2]郑滨.试论新形势下博物馆开展数字化建设的原因和路径[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7):114-116.

[3]颜鑫.新时期博物馆数字化的要点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3):144-146.

[4]李贞诚.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思考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8):100-102.

[5]朱中一.现代化背景下博物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探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1(3):187-189.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举报文章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