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科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以及论文查重服务,包括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MBA论文、职称论文、学位论文、论文格式、论文范文、论文提纲等!

首页>论文范文大全 / 正文

经济论文-数字经济赋能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范文

论文范文 2022-06-24 11:31:48 论文范文大全 279 ℃

摘  要: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能够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各地区在农业产业数字化、乡村数字化治理、电子商务等领域获得了长足发展。充分利用数字经济等新技术、新业态为县域经济“双循环”提供新动能,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对提升县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数字经济;农业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新业态


0引言

       “十四五”时期是数字乡村全面“布局”和重点“破局”的关键阶段。随着“数字乡村”政策的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正逢其时。目前,数字农业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一方面推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为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随着5G时代加速到来,进一步推动了物联网技术的升级,也将极大地提升信息的传播和处理速度,为数字农业的高效、精准运营提供技术保障。作为乡村振兴主战场和共同富裕的核心载体,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县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借助数字技术、“互联网+”以及平台经济等新经济业态,依托县域1~2个农业核心产业以及由此辐射的产业集群进而构建起一个生态链,进一步建立合作、共赢和高效的县域经济发展体系。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广大乡村地区都将会以数字化为关键引擎,以数字农业、工业互联网等形式赋能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要素升级、模式创新、治理优化等县域数字生态发展新趋势。

1物联网奠定了县域农业数字经济的基础

       物联网在农业领域应用范围广泛,是发展数字农业的前提和基础。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家居、车联网、公共服务、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智慧工业等,把过去独立割裂的终端融入网络体系,可以创造大量新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农业物联网行业产业链由上游软硬件及资源供应商、中游农业物联网服务供应商以及下游消费主体三部分组成。部分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凭借其资金及技术实力布局农业生产全领域解决方案,为下游消费主体提供农业生产全场景应用需求和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下游消费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及现代农业集团。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是政府主导下的物联网示范和应用的载体。首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具有典型示范作用,政府为加深农业物联网在农业各领域的渗透,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作为物联网应用与推广的载体,率先开展行业应用示范。其次,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依托园区这一载体,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推进农业产业化、多功能化经营。再次,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是规模化生产的内在要求,打破区域界线,形成农业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合作化生产。通过发展产业化经营,可以为发展县域现代化农业增添助力。

2数字技术推动农业产供销协同生态链逐步形成

新一代数字技术为解构和重塑传统农业范式提供了全新的发展逻辑。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数字经济在农业产业领域的渗透率仅为8.9%,远低于第三产业40.7%数字化渗透率。目前,5G时代的来临以及乡村振兴叠加数字农业相关政策,将共同助力数字农业步入快速发展期。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赋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把数字技术嵌入从田间地头到消费终端供应链管理全过程,以“工业思维+数字农业”指导农产品研发与生产制造,形成营销、物流、技术、资金、人员培养等全方位数字化赋能,这将成为数字经济后续发展的重点。

2.1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驱动县域农业增产

       农业生产链分为产前(农资供应)、产中(农产品种植/养殖)、产后(农副产品加工、农产品交易)环节,流程冗长且复杂。数字体系的完善和万物互联的实现,让农业有可能出现全新的社会供销关系。当前数字化技术在中国农业产中环节的应用还处在应用期向发展期转变的过程中,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5S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大数据和云计算应用较为广泛,处于快速发展期;AI、物联网(IoT)已经进入农业领域,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应用起来。虽然5G技术的整体发展还处在初期,在农业中的应用也只处于探索期,但是随着5G技术的逐渐发展成熟,对其他技术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产生极大影响,将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智慧农业是数字技术和农业科技的结合,通过搭建供应链环节的基础设施、供应链环节的数字化、生产环节数字化、订单数字化、供需关系数字化等几个环节可以实现打通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路,这种凭借大数据沉淀的技术优势赋能县域产业的模式可以帮助县域产业升级,进而通过数字化引擎推动乡村振兴。以京东数科打造的数字农业生态圈为例。京东数科打造的产业数字化“联结(TIE)”模式,为客户提供“科技(Technology)+产业(Industry)+生态(Ecosystem)”的全方位数字化解决方案,其旗下“数字农牧”依托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方面的数字科技能力,自主研发并推出集成“神农大脑(AI)”+“神农物联网设备(IoT)”+“神农系统(SaaS)”的智能养殖解决方案,独创养殖巡检机器人、饲喂机器人、3D农业级摄像头等先进设备,打通了养殖全产业链。同时在生产和消费的双向需求下,京东数科数字农牧联合观星农业,共同打造了数字化水产养殖模式,通过集装箱养殖,充分利用生态养殖科技,打造全新的可持续数字化水产养殖发展之路。

2.2数字化物流体系提升农产品物流服务效率并降低成本

       碎片化的供需信息,是中国农产品流通高成本的核心来源,农产品流通体系变革的根本目的就是降低信息成本。借助数字化来优化农业产业,帮助传统农业做全链路的升级,突破点将从产业链的下游(提升农产品收储加工能力)进行。以阿里数农构建的“产地仓+销地仓”模式为例。作为阿里数字农业新基建的重要一环,“产地仓+销地仓”模式优化了农产品数字化流通网络系统,推动着农产品从种植、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全链条革新。首先,在产业互联网的助力下,将仓库、物流中心下沉至田间地头的“产地仓”模式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订单和采摘在时间、数量上的错配压力,解决农产品的分级建立标准,实现农产品到商品的过程,还可以降低农产品采摘、贮存、运输环节的损耗,同时将产值更大程度地留在原产地,实现当地农业产业增收;其次,在消费端,这种短链农业模式满足了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升级,最终实现“产消匹配”“产网融合”“产建一体”“产链共赢”。

2.3农产品交易数字化驱动农业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

       自2016年起,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服务技术的革新发展推动浅层决策智能走向成熟,新型商业智能时代逐步开启,新的科技和应用正在重塑着整个零售行业,为传统零售业带来在底层技术驱动、消费结构分化与升级持续。随着一、二线城市流量见顶,各电商平台纷纷布局农村新零售,从线上线下竞争到融合,加速构建现代快捷便利的物流网络、运用大数据进行农产品消费分析,推动农业生产朝着标准化、绿色生态的方向迈进,农村电商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基地直采、社区团购、农场对接社区、直播带货等模式的扩展降低了农业生产者成为商家的门槛,让生产者在没有规模化优势的背景下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消费者,进而达到一定的供需平衡。近年来,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提升了实时信息连接和数据处理能力,数字经济催生出社交电商和直播电商等新型电商模式,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进一步改变了传统零售业的时间、空间距离,让远离客源市场、没有地缘优势的地区也能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获得迅速发展。各电商平台通过打造产、销、研、加工一体化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系统,实现了消费端“最后一公里”和产地“最初一公里”的直连,探索出农业产业新模式,改变了小农户的利益分配格局,让产业利益变得更加平衡,自发式涌现-集群化发展-产业链形成-新工业化体系(新基础设施、新生产要素和新服务体系)的出现成为县域电商产业发展行之有效的路径。

2.4县域普惠金融助力解决农产品生产资金缺口

       随着城乡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的日趋完善,近年来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数字普惠金融服务链条更加顺畅,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制度保障更加健全。同时,随着“三农”数据平台的建设,在推动土地确权、流转信息等“三农”数据的有效归集和适度共享并提供给合规的金融机构规范使用方面,新服务、新产品不断涌现,县域数字普惠金融迸发出新的活力。

3乡村治理进入全面数字化阶段

       要全面理解数字经济,可从要素、供给、融合和治理等多个维度出发,分别对应的是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以及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治理,包括治理模式创新,利用数字技术完善治理体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等。目前,随着数字技术持续升级,数字应用场景持续拓宽,数字生态推动县域组织形式发生变革,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既是当今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求。

3.1数字乡村服务平台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乡村治理、农村居民服务和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数字化服务平台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基于数字乡村的发展理念,构建“数字乡村一张图”,拓展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的运用,涵盖乡村规划、乡村经营、乡村环境、乡村服务、乡村治理等诸多方面,通过技术手段和平台模式创新性地解决乡村发展中的阶段性难题,促进政府工作模式的转变,在政府端实现“治理+服务”的乡村管理方式,协助政府实现全视角评估和科学决策。

3.2数字技术助推乡村政务服务实现均衡均质

       要打造数字化的乡村生活空间,关键在于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机制,通过数字技术全方面采集县域发展数据并实现“一张图”展示,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新技术和新业态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县乡村政务服务“一网通”,促进农村居民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均衡均质,尤其为乡村群体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提供了资源链接和服务支持。

3.3数字化技术重构乡村善治体系

       随着“互联网+政务”不断向乡村延伸,将助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县乡联动,把更多公共资源下沉到乡镇和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村民自治方式,进一步保障了村民的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权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农村个体、组织的思想、心理、行为规律进行科学分析与预测,有利于将乡村社会矛盾与冲突解决在萌芽状态,使乡村治理的动力激发模式由“矛盾激化-救火维稳”转向“主动预防-积极创稳”。

4结论

       5G时代来临、乡村振兴叠加数字农业相关政策,将共同助力数字农业步入快速发展期,目前,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核心技术和生产力的数字经济“四化”框架逐步形成。数字经济具有天然的渗透性、融合性和赋能性,数字经济将通过新的生产力要素———数据,从生产管理、溯源体系、智慧物流、供应链金融、品牌和营销渠道等环节全面赋能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重组产业组织系统,升级产业链条,提高农业产业的能级和效率。数字化的前提是规模化,通过规模化做大做强优势农业主导产业是县域数字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在县域内布局产业,有利于在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这种高集中度密集型的产业链条带动县域的发展,而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则为这种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增值提供了便利条件。目前我国农业市场不是由少数巨头主导,而是由针对农业价值链不同环节提供解决方案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甚至是小农户构成的。农业农村全方位数字化所带来的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则更加突显“差异化”“服务化”新逻辑,一方面打通供需连接渠道,打造快速、高效、精准的农业产销生态系统,重塑农业与消费者之间双向互动关系;另一方面,供应链由消费端向生产端与消费端“双轮驱动”挺进,以“工业思维+数字农业”指导农产品研发与生产制造,形成营销、物流、技术、资金、人员培养等全方位数字化赋能,进而实现数字农业价值链的升级与再造。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举报文章

Tags: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